close

嘉業堂藏書志

        嘉業堂藏書由來  

        嘉業堂創辦人劉承幹生平簡述

        著者繆荃孫 吳昌綬 董康生平簡述

        嘉業堂藏書志編纂歷史

        嘉業堂藏書志編目方法與體例

        各部分類類目

        各部條目舉例

        本書特色

        本書價值

嘉業堂藏書由來

       1910年六月,嘉業堂創辦人劉承幹至江寧參加勸業會,瀏覽書肆,開始有聚書之想法,向湖州顏氏購書1403240,價洋一千三百元

       1912年起,陸續結識繆荃孫,葉昌熾,羅振玉,吳昌碩,書商朱甸卿,錢長美,柳春蓉,李紫東

       19148,遜帝溥儀以劉承幹報效德宗崇陵植樹經費,賜匾額「欽若嘉業」,友人梁鼎芬建議劉以嘉業名堂,名刻

       1918 年請繆荃孫開始編嘉業堂藏書志

嘉業堂創辦人劉承幹生平簡述

       劉承幹,字貞一,號翰怡,翰儀,別署求恕居士,嘉業老人,浙江湖州南潯人.祖父劉墉以絲業起家,復跨足鹽務.茶葉.典當.墾牧等業,善經營,號稱巨富.劉承幹繼承豐厚家業,少年求學鄉裡,曾就讀潯溪書院,光緒三十一年1905參加科舉考試,中秀才,以優行,附貢生.因歷次捐金助賑,獲清廷獎勵,科舉廢除,辛亥革命爆發,功名夢碎,轉而熱心藏書刻書事業

繆荃孫 吳昌綬 董康生平簡述

        繆荃孫,字炎之,又字筱珊,小山,號藝風.江蘇江陰人近代藏書家,版本目錄學家曾先後長江南圖書館京師圖書館著有藝風堂文集》 《藝風堂文續集》 《藝風堂文外集

         吳昌綬,字印臣,又字伯宛,號甘遯,別號松鄰.浙江仁和人,光緒二十三年1897中舉,曾官內閣中書,藏書甚富,精於目錄,繼繆氏後編嘉業堂藏書志於繆稿頗有微辭,重擬體例.

        董康,字授經,又字綬經,自號誦芬室主人.江蘇武進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士,抗戰時期曾任職華北國民臨時政府和汪偽國民政府,著有書舶庸譚

嘉業堂藏書志編纂歷史

         嘉業堂藏書志編纂始於1918年二月,初由繆荃孫主其事,共撰成一千二百餘篇.1919年冬繆氏去世,續之者為吳昌綬,董康,吳氏成稿一百一十四篇,董氏成稿六百三十六篇

         繆氏編目,每書概述其大旨源流,稀見書則詳其行款,藏印,然不錄原書序跋

         二十年代,吳昌綬賡續編纂,吳氏重擬體例: 多錄原書序跋,解題簡略

         董氏編目體例與吳相近,評語簡覈而鈔錄原書序跋甚詳,所錄明人別集較多

         劉氏亦曾自撰解題十餘則, 劉氏撰嘉業堂藏書志自序時,原未將董稿納入

         1982嘉業堂藏書志稿本歸復旦大學圖書館

         經復旦大學圖書館整理,199712嘉業堂藏書志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嘉業堂藏書志編目方法與體例

         嘉業堂藏書志編目沿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共著錄善本古籍一千七百餘種,各書記其書名.卷數.著者.版本.藏印.或錄原書序跋.題識,附以提要

         一千七百餘種含宋元刻九十一種,明刻八百四十一種, 明活字本六種,稿本五十六種,明清鈔本七百四十一種

         繆氏編目,每書概述其大旨源流,稀見書則詳其行款,藏印,然不錄原書序跋

         二十年代起,吳昌綬,董康賡續編纂,吳氏重擬體例,重點如下:

         (一)佳本不多,不宜採錄過濫,應分別處理

         (二)多錄原書序跋,解題應予簡略

         (三)非名家題識與印章可省略

經部分類

        總類4部 (增)

        易類27

        書類14

        詩類12

        禮類31

        孝經類(缺)

        春秋類23

        四書類9

        樂類5

        群經總義類7

        小學類29

史部分類

        紀傳類35部(正史)

        編年類34

        紀事本末類6

        別史類(缺) 

        雜史類47

        詔令奏議類14

        傳記類73

        地理類91

        載記類(缺)

        時令類(缺)

        職官類11

        政書類22

        金石類18部(分列)

        目錄類15

        史評類6

        史鈔類3

子部分類

        總類2部(增)

        儒家類42

        兵家類9

        法家類8

        農家類2

        醫家類28

        天文演算法類10

        術數類26

        藝術類16

        譜錄類6

        雜家類98

        小說類8

        類書類23

        釋家類18

        道家類17

        叢書類16部(增)

集部分類

        楚辭類(缺)

        漢別集類1

        唐別集類 11

        宋別集類153

        金元別集類82

        明別集類551

        清別集類19

        總集類 73

        詩文評類 9

        詞曲類 20

經部條目舉例

       易精蘊大義十二卷藝海樓鈔本 

       元解蒙撰.蒙字求我,吉水人,中天曆乙巳江西鄉試,以善《易》名於時,此書原本久佚,亦輯自大典,依文排比,正其譌舛,釐為十二卷.解縉春雨堂集稱是書為易經精義,經義考周易精蘊考.此本作易精蘊大義,大典所題也.藝海樓鈔本(繆稿)

史部條目舉例

        史記一百三十卷明刻本

        明翻宋本.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合刻.列傳升老子於伯夷之上,合傳第一為異.其行款.字數.尺寸,均與秦藩本同.大題在下,作小字.下有「莆田柯維熊校正」七字.鐫刻極佳.收藏有「武林高瑞南家藏書畫印」朱文長方印,「瑞南」朱文小長方印,「魏國公圖書」白文,「徐久迪延啟印」朱文兩方印.「謙牧堂藏書記」白文方印,後有「謙牧堂書畫記」朱文方印.(繆稿)

子部條目舉例

        朱子語類六十一卷宋元間刻本

         黃榦後序  嘉定乙亥十月朔

         李性傳後序  嘉熙戊戌月正元日

         蔡抗後序  淳祐己酉中秋日

         吳堅後序  咸淳初元嘉平之月

         黃士毅後序

         黎靖德拾遺序

         今通行本朱子語類凡一百四十卷分二十六門宋鹹淳庚午導江黎靖德謀裒集各本重加編定提要即據此著錄此本雖兼錄黎序僅六十一卷分理氣性理學大學》《論語》《孟子等七門乃後人節併之本塹刻古樸中縫上記字數下列刻工名一字蓋宋元間本也(吳稿)

集部條目舉例()

         歐陽文忠公集五十卷明洪武刻本

         宋歐陽修撰,:臨江後學曾魯得之考異.每半頁十二行,行二十一字,黑綫口,單邊.首有門人蘇軾序,凡詩十四卷,賦雜文一卷,論二卷,經旨辨一卷,詔冊一卷,神道碑銘四卷,墓表二卷,墓誌銘十二卷,行狀一卷,記二卷,序傳四卷,書三卷,策問一卷,祭文二卷,此書編次為公晚年所自定,即所謂《居士集》是也.考異亦精核,按曾魯字得之,至元十六年舉於鄉,洪武初召修元史,歷官禮部侍郎,與宋景濂並有名於時,此本卷末後有「時柔兆攝提格縣人陳斐允章重校訛謬」一行,以得之之時考之,當是洪武十九年丙寅,雖屬明本,然刊印俱精,藏書家殊少著錄,亦足珍也.有「潘印和甫」朱文方印,「禦兒南城呂氏家藏印」朱文方印,「難尋幾世好書人」朱文長印,是呂晚村印.「潘氏仲子(金長)印」朱文方印(繆稿)

集部條目舉例()

        歐陽文忠公集五十卷明洪武刻本

        每半頁十二行,行二十一字,黑口,有付彥成,劉侍者等刻工姓名,上下雙邊.考異附入本文,與宋本及天順本互勘,不盡從同.各卷末間有「熙寧五年秋七月男發等編定」等字,第五十卷末有「時柔兆攝提格縣人陳斐允章重校訛謬」一行,其為明初人所梓無疑.有「泉塘耀松楊祉昌經眼」朱文正方,「滎陽世家」朱文正方,「潘氏仲子(金長)印」朱文微長.(吳稿)

嘉業堂藏書志目錄特色

        以宋元刻本,明刻本,鈔本,地方誌為四大宗

        嘉業堂藏書志成於眾人之手,體例不一,解題各稿有「繆稿」「吳稿」「董稿」字樣 

        仍採四部分類,類目略有出入,特別之處為:

        經部總類收五經,十三經彙刻.

        史部將金石由目錄類分出,列金石類.

        子部總類收六子書,六子者,.....文中.另增叢書類,

        集部將別集類,分代排列

嘉業堂藏書志價值

        鄭振鐸曾評:嘉業之書,論版本或不如瞿.楊二家及適園之精,論有用與罕見,則似較此數家為尤足重視

        嘉業堂是近代著名私家藏書樓,創辦人劉承幹致力於藏書刻書事業,藏書最多時達六十萬卷,其中不乏珍本秘笈,藏書之精富,為彼時諸國學大家所稱許,這些古籍藏書現藏於海內外各大圖書館.

        嘉業堂藏書志共著錄藏書盛期時善本古籍一千七百餘種,各書記其書名.卷數.著者.版本.藏印.或錄原書序跋題識,附以提要.此書對考辨古籍,學術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也對保護傳統文化有重大貢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果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